用“画”搭建亲子桥梁——邯郸市第五中学亲子心理课堂

为更好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,邯郸市第五中学坚持每周一节线上心理课程。心理组长霍伟贤老师提出亲子共学的理念,使家长感同身受,加强亲子交流和互动,从而更好地唤醒孩子的潜在力量,实现家校联动育人的效果。

线上亲子课程采用意象言画心理调节技术,即参与者通过冥想的方式进入浅催眠状态,用简笔画将潜意识中的问题呈现出来,通过对画的调节,达到对参与者心理调节的目的,该技术凝聚了霍老师17年的咨询经验。

学生在心理课上做冥想

  亲子课堂上,学生与家长作同一主题的心理画,这样的模式主要有三大优势:

  其一,家长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,便于日常指导孩子。霍老师为家长解读心理画,使家长们通过读懂意象画理清问题;然后把出现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,帮助家长找到问题背后的心理成因,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郭静老师案例分析:

困住小丑鱼的水草,象征妈妈对孩子的爱像水草般的控制,不容易被察觉,但限制孩子的自由和发展,孩子的精神内耗根源在这里,妈妈要学会给孩子适度空间,给机会让孩子锻炼,从而形成自己的自律能力。

其二,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良好互动。有些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出现“心理闭锁”、与父母沟通不良等原因,放弃与父母沟通。霍老师建议家长拿着自己的心理画,主动与孩子沟通,聊聊自己的感受,有助于双方敞开心扉,增进感情。

霍伟贤老师案例解析:

妈妈主诉:一只小松鼠在奔跑中掉进了陷阱,当我去帮她,把它救上来时,小松鼠很愤怒,同时又很害怕,不让我靠近。

霍老师先向这位妈妈求证:“当你看到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、或者表现出某些问题时,你很担心他。当你去帮助他时,他对你的反应是不是和这只小松鼠对你有着相似的反应?”这位妈妈认同:“是的,孩子和这只小松鼠一样,我一靠近他,还没说话呢,他就表现的很烦我”。

霍老师小妙招:学习问题交由爸爸处理,妈妈负责除学习以外的其他事项。

其三,有助于原生家庭打破不良的代际传递,形成积极传递,从而生活越来越幸福。代际传递是指父母有意无意将自己的行为、思维方式等传递给孩子,以至于孩子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行为或者思维方式。


马姿宁老师案例分析:

父母的不良情绪,影响着孩子的情绪状态;家长传递的错误信息,会形成孩子的错误归因:“都是我不好”。这种内耗会让“老虎表现的像只小猫”。父母需要明白的是,当自己状态不好时,分析原因,尽量保持自己积极、乐观、向上的心理状态,而不是传递给孩子。

我校将以亲子心理课堂为契机,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,为进一步实现学校与家庭,共育、共建、共成长的目标而努力!